說到進口商品,就不得不提商品是否是正品。作為消費者,我們該如何鑒別商品的真偽呢?
其實商品的條形碼就是商品的身份證。如果連條形碼一眼都能看出是假的,我敢打包票商品是假貨無疑了。
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通用商品編碼一般為13位,由前綴碼、制造廠商代碼、商品代碼和校驗碼組成。產品條形碼的數字是有嚴格規定的,不能隨意編寫。
前綴碼:商品條形碼中的前綴碼是用來標識國家或地區的代碼,一般為前2位或者前3位。通過前綴碼我們可以識別出產品的原產地。
制造廠商代碼:制造廠商代碼的賦權在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物品編碼組織,中國由國家物品編碼中心賦予制造廠商代碼。也可稱為企業的“身份證”。
商品代碼:用來標識商品的代碼,賦碼權由產品生產企業自己行使,生產企業按照規定條件自己決定在商品上使用阿拉伯數字為商品條形碼。
校驗碼:商品條形碼最后用1位校驗碼來校驗商品條形碼中左起第1-12數字代碼的正確性。
常見國家條形碼前綴查詢有:國內生產條形碼為“69”開頭,美國進口產品條形碼為“00”開頭,日本進口產品為“49”開頭,韓國進口產品為“88”開頭。
關于查詢條形碼的真偽,你學會了嗎?